第2124章 太平县的问题(1 / 2)
第二天上午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沈青云的车队已驶进太平县界。
道路两旁的水杉树整齐排列,像两列列队欢迎的士兵,树叶上的露珠在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。
远处的稻田里,几位农民正弯腰插秧,绿色的秧苗在水田里铺展开来,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。
“市长,欢迎您到太平县视察工作。”
太平县委书记吴横山带着县领导班子早已等候在路口,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衫,袖口磨得有些发亮,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,双手在身前搓着,显得有些激动。
两个人不是第一次见面,吴横山自然知道这位市长大人看不上自己,面对沈青云的时候,自然是恭恭敬敬,绝对不给对方任何为难自己的机会。
沈青云走下车,与众人一一握手。
随后,他看向吴横山,淡淡地说道:“老吴,不用这么兴师动众,我就是来看看基层的实际情况。”
“市长莅临指导,是我们太平县的荣幸。”
吴横山闻言侧身做出邀请的手势,对沈青云说道:“咱们先到县委吧,我给您汇报下县里的工作情况。”
“不着急。”
沈青云摆摆手,目光投向远处的工业园区,淡淡地说道:“先去企业看看,我想知道咱们县的支柱产业发展得怎么样。”
之前来过这边几次,都没有认真看过,这一次沈青云当然要仔细看看了。
吴横山眨了眨眼睛,也不好反对沈青云的意见,只能点头答应下来。
车队沿着宽敞的柏油路驶向工业园区,道路两旁的路灯杆上悬挂着“工业强县,产业兴县”的红色横幅。
车窗外,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,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在蓝天下缓缓飘散。
“市长,咱们县的工业园区是五年前开始建设的,现在已经入驻企业三十二家,涉及电子、机械制造、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。”
吴横山坐在沈青云旁边,指着窗外的厂房介绍道:“去年实现产值八十六亿元,带动就业五千多人。”
沈青云点点头,指着一家紧闭大门的厂房问道:“那家企业怎么没开工?”
吴横山的脸色微微一沉,叹了口气:“那是家电子厂,去年因为资金链断裂停产了,我们正在想办法招商引资,盘活这家企业。”
说话间,车队来到了县重点企业太平电子有限公司。
公司董事长方建军早已等候在门口,他穿着一身灰色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。
“市长,欢迎您来我们公司考察。”
方建军热情地握住沈青云的手,一脸恭敬的说道:“我带您参观下我们的生产车间。”
“好。”
沈青云点点头。
对于企业家,他一向都是比较宽容的。
只要不是为富不仁压榨工人的那种资本家,沈青云很清楚,一个地区想要发展起来,需要大批企业的存在。
一行人很快开始在企业参观了起来。
生产车间里,机器轰鸣,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组装电子元件。
沈青云走到一条生产线前,停下脚步,拿起一个刚组装好的手机充电器问道:“这个产品的市场销路怎么样,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?”
方建军连忙回答道:“市长,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,年销售额能达到三亿元,这款充电器有我们自主研发的快充技术,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。”
沈青云点点头,又问旁边的工人:“师傅,在这里上班多久了,工资待遇怎么样?”
工人放下手中的活儿,憨厚地笑了笑:“领导,我在这里干了三年了,每个月工资能拿到五千多块钱,公司还给我们交五险一金,待遇挺好的。”
沈青云微微点头,按照湘南省的工资水平来说,这种工人能够拿到这些工资,算是还不错。
很快。
参观完了电子厂,沈青云又来到了县农产品加工园。
走进太平县粮油有限公司的车间,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。
公司总经理李红梅介绍道:“市长,我们公司主要加工本地生产的优质大米,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,年加工能力达到十万吨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”
沈青云看着包装好的大米,拿起一袋问道:“咱们的大米有没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,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什么规划?”
“市长。”
李红梅闻言连忙回答道:“我们的大米已经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。下一步,我们打算打造自己的品牌,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