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兴庆暗影,初闻病情(1 / 2)

加入书签

有了可靠的身份文书,殷长歌一行人便不再在灵州这等边境重镇过多停留。此地鱼龙混杂,不仅有西夏官兵和一品堂的眼线,更有可能隐藏着影阁或其他未知势力的探子。之前那场马市的混乱,以及那个死而复生的刺客,都让殷长歌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。当务之急,是尽快抵达西夏国都兴庆府,深入其权力核心,才能真正开始他的调查和布局。

他们换上了符合身份文书的普通商旅服饰,雇佣了一支规模适中的驼队,装载了一些从巴蜀之地带来的“土特产”(实则是唐门搜刮来的部分财物和殷长歌随手炼制的一些普通丹药、符箓),便跟随着一支规模颇大的西域商队,踏上了前往兴庆府的漫漫长路。

西夏国境之内,风光与中原和西南截然不同。广袤的戈壁、连绵的沙丘、稀疏的绿洲、以及远处那雄浑壮阔的贺兰山脉,构成了一幅苍凉、雄浑、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画卷。空气干燥而凛冽,风沙时常席卷,环境比之内地要恶劣许多,但也磨砺出了此地居民(以党项族为主)彪悍、坚韧的性格。

一路上,他们遇到了不少往来的商队和牧民,也见识了西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森严的社会等级。虽然西夏模仿宋制,设立官府,推行儒学,但其骨子里,依旧保留着浓厚的部族色彩和尚武风气。部落首领和贵族阶层拥有极大的权力,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。而佛教,特别是密宗,在此地影响极大,寺庙林立,僧侣众多,甚至连皇室成员都笃信佛法。

殷长歌默默观察着这一切,将西夏的社会、文化、军事、宗教等信息一一记在心中。他知道,想要在这个国家达成自己的目的,就必须先了解它的规则和运行方式。

同时,他也没有放松自身的修炼和对“人道”的感悟。他发现,西夏虽然国力不及北宋,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,同样凝聚着一股不容小觑的“人道气运”。这股气运虽然与中原的人道气运有所不同,带着几分粗犷、彪悍、甚至……隐隐的排外性,但其本质依旧是众生信念的汇聚。若是能……将其也引导、利用起来……殷长歌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些更大胆的想法。

当然,这些都只是后话。眼下最重要的,还是尽快抵达兴庆府,找到天星陨铁和那个神秘的“公子”。

经过十数日的跋涉,一座雄伟、壮丽、充满了异域风格的巨大都城,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的尽头。黄土夯筑的高大城墙,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;城楼之上,白色的牦牛尾大旗迎风飘扬;城门内外,车水马龙,人流如织,一片繁华喧嚣的景象,比起灵州那等边境重镇,气派了何止十倍!

这,便是西夏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——兴庆府!后世亦称银川。

钟灵和卯兔也是看得目不暇接,对这与中原和江南截然不同的景象充满了好奇。

殷长歌则神色平静,神识却早已如同无形的潮水般蔓延开来,笼罩了小半个兴庆府。他能清晰地感觉到,这座城市之中,蛰伏着无数道强大的气息!比起洛阳和成都府,有过之而无不及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