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季:夏至阴阳转折藤茶功(1 / 2)
《藤茶仙记:武陵灵草传》
楔子:阳极阴生太极转
夏至之日,北斗七星斗柄直指正北,太阳运行至黄经90°,是为一年中阳气最盛、白昼最长的时刻。《恪遵宪度抄本》曰:"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"此时节,阳气蒸腾达于极点,正如《周易》乾卦"亢龙有悔"之象,阳极之处,阴气已悄然萌动,天地间开始了阴阳之气的微妙转折。
在五运六气理论中,嘉靖七年戊子岁夏至期间,大运火运太过与司天少阴君火叠加,形成"火气亢极"的气运格局。司天君火如赤龙腾空,在泉阳明燥金似白虎潜伏,天地间呈现"热郁于上,燥生于下"的特殊气机。人体若不能顺应这阴阳转折之道,极易出现"阳盛阴衰"之症,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"夏至一阴生,阴虚者当预补其阴,以制亢阳。"
藤茶性凉味甘,入心肺肾三经,其叶片白霜凝聚天地阴气,藤蔓攀援暗合太极螺旋。此时饮用,既能清泻过亢之心火,又能滋生初萌之肾阴,恰如为天地阴阳转折铺设桥梁,体现中医"以平为期"的智慧。其含有的二氢杨梅素可调节下丘脑体温中枢,多糖成分能滋养肾阴,与夏至"阳极阴生"的天道运行完美呼应。
第一章:夏至·阴阳转折藤茶功
第一部分:赤龙焚城,阳极之危
夏至前三日,京城突然陷入反常酷暑。一轮赤日如火龙悬于天际,将大地烤得龟裂,护城河水位一日三降,水面浮着层层热气。街头巷尾,不时有行人突然昏厥,被抬往医馆时已面赤如妆、口鼻生疮,诊脉则见浮洪中空,状如葱管,此乃典型的"阳极阴竭"之象。
皇宫内,嘉靖皇帝更是龙体违和。他夜夜盗汗,寝衣湿透如沐,白日里却又烦热难耐,指尖常发麻木,甚至在批阅奏折时握笔不稳。太医院众御医轮番诊治,或用石膏知母大寒之剂,反致皇帝腹泻不止;或投熟地山萸滋补之品,却让烦热更甚。一时间,太医院束手无策,宫内外人心惶惶。
民间更是瘟疫四起。百姓多患"热厥"之症,表现为高热不退却手足逆冷,或见吐血衄血,或发斑疹隐隐。药铺里的石膏、黄连被抢购一空,然而服下后多是见效一时,旋即复发,正如《温病条辨》所警示的:"夏至之热,非寻常之热,乃亢阳逼阴于外,真阴耗伤于内。"
此时五运六气中火运太过之势达到顶峰,司天少阴君火与人体的心火相互感召,形成"两火相加"的局面。而在泉阳明燥金虽尚未主气,却已暗中耗伤津液,导致人体出现"上热下燥、真阴亏耗"的复杂病机,普通的清热或养阴之法难以奏效。
第二部分:阴阳转折,藤茶化机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