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兵临夔州(1 / 2)

加入书签

六月十五日,夔州城头,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妇人,身着戎装,在众将士的簇拥下,面带愁容地凝视着城下汹涌澎湃的滚滚长江。

一个身披铁鳞甲的将领走近,禀报道:“姑母,献贼已占领巫山县城,目前尚无出兵动向!”

老妇人微微侧首,尽管面容苍老,双目却熠熠生辉,她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继续探查,务必严密监视江面与山道,不得有丝毫懈怠!”

这位老妇人便是大明朝唯一被正式纳入朝廷编制的女将军——石柱宣抚使秦良玉。

无论资历、军功还是气节,她都无愧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第一女将”。

从万历二十七年之时,二十五岁的秦良玉便跟随丈夫马千乘披甲上阵,征战沙场,并训练出一支赫赫有名的军队“白杆军”。

丈夫入狱冤死之后,接任石柱宣抚使,接连征战,扫平各地叛乱,最终为丈夫沉冤昭雪,白杆兵之名威震四川。

泰昌元年,后金入侵辽东,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,弟弟秦民屏率领四千人先前往辽东作战,天启元年,后金包围沈阳。

援军未到,沈阳就已经沦陷,明军决定发动绝地反击,以少击多,秦邦屏、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后军血战。

这一战,明军以不到万人,重创了几倍人数的后金军队,明军最终几乎全部阵亡于浑河之畔,最后一支戚家军也消亡于此。

白杆军在这一战中,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,努尔哈赤亲率的正皇旗精锐,都在其面前败下阵来,杀的后金军队胆寒。

最终在数倍的围攻之中,秦良玉兄长秦邦屏战死,秦民屏率数骑突围,四千白杆军全军覆没。

这一战之后,后金军阵亡将领众多,士兵也伤亡惨重,努尔哈赤只得亲自举行了祭奠亡灵的仪式,以安军心。

崇祯三年,五十五岁的秦良玉,奉诏勤王,在京师附近,击败入关的后金军队,接连收复四城,解了京城之围。

崇祯帝大为感动,在京城设宴招待秦良玉,赏赐彩币羊酒,并作了御诗四首,来表彰其功。

崇祯六年,其儿媳张凤仪随夫马祥麟作战,阵亡于侯家庄。

崇祯七年,张献忠第一次进攻四川,攻陷了夔州,秦良玉率兵赶到,张献忠吓的于之交战的勇气都没有,仓皇逃跑。

随即,秦良玉与赶回四川的儿子马祥麟,前后夹击,将张献忠部杀的几乎全军覆没,张献忠逃入湖广,只能接受招安。

崇祯十三年,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,罗汝才率军进攻夔州,秦良玉赶到,罗汝才吓跑,被追击至马家寨,大破罗汝才。

将其大将东山虎斩杀,活捉副将塌破天,惠登相、王光恩投降,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,罗汝才部从此一蹶不振。

崇祯十五年,独子马祥麟坚守襄阳,城破后殉国,死前,他曾给秦良玉写信:“儿誓与襄阳共存亡,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